生地20克桑寄生25克桑枝30克地骨皮15克共需多少钱,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的功效

1、生地20克桑寄生25克桑枝30克地骨皮15克共需多少钱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价钱,但总的来说不会超过2十元。

2、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的功效
牡丹皮的功效:〖药材性状〗: 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0.1~0.4厘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浅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粉性,淡粉红色。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成 分〗:本品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芍药苷、挥发油及植物固醇等。 〖药理作用〗: 丹皮酚及糖苷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丹皮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又水煎液、丹皮酚及除去丹皮酚的水煎液,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还可使动物子宫内膜充血,有通经作用,并有抗小鼠早孕作用。丹皮酚尚有抗溃疡及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应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药材用法〗:煎服,6~12g。散热凉血生用,活血散瘀酒炒用,止血炒炭用。 〖使用禁忌〗:血虚有寒,月份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地骨皮的功效:〖药材性状〗: 呈筒状或槽状及不规则的片状,长短不1。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具纵横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脱。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主要成分〗:本品含甜菜碱、β-谷固醇及亚油酸。此外还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等。 〖药理作用〗: 地骨皮水、醇提取物,对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本品煎剂有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并有降血清胆固醇及兴奋子宫作用;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应用〗:凉血退蒸,清肺降火。主治阴虚发热,盗汗骨蒸,内热消渴,肺热咳喘,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药材用法〗:煎服,6~15g。 〖使用禁忌〗: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附注:《本经》上品所载枸杞,`1名杞根,1名地骨,'可见非云枸杞子,系指地骨皮。桑白皮的功效:【药材】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1,厚1~5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霉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化学成分】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家兔以桑白皮煎剂🍎2克/公斤灌胃,6小时内排尿量及其氯化物均有较显著增加,7~24小时恢复正常。
2、降压作用日人早年即报告桑树煎剂给💎动物口服有轻微而缓慢的降压作用,又称必须用根或枝的皮方有降压效果,根及新梢叶则无作用。用..、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对兔皮下注射1克(生药)/公斤时,可使血压下降15~25毫米汞柱。从桑白皮中提得1种物质,给兔静脉注射10毫克/公斤,血压立即显著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颈椎,此作用仍存在。它能抑制离体蛙心、兴奋兔离体肠管,此等作用皆可被阿托品阻断,故推测可能是乙酰胆碱样物质。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下肢血管则为收缩。能兴奋离体兔子宫,轻度促进兔耳下腺的分泌,注射(动脉或静脉)给药对猫瞬膜收缩并无影响,但如直接涂于颈交感神经节上,则可抑制电刺激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对水蛭背肌单用无作用,如先加依色林后再用,则可使水蛭背肌的紧张度有显著上升。此物质对小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2.7毫克/公斤。据日人报道,中国产桑白皮的提取物较日本产者降压作用强,毒性亦大,所含乙酰胆碱样物质的成分较多。
3、其他作用桑白皮提取物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在狗身上,初步证明用桑白皮线缝合之伤口可无需拆线。【炮制】桑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蜜桑皮:取桑皮丝,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斤,用炼熟蜂蜜30斤)《雷公炮炙论》:"凡使(桑白皮)采十年已上嫩根,铜刀剥上青黄薄皮1重,只取第2重白嫩青涎者,用铜刀锉了,焙令干,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药力。此药恶铁并铅。"【性味】甘,寒。
1、《本经》:"甘,寒。"
2、《别录》:"无毒。"
3、《药性论》:"平。"
4、《医学启源》:"气寒,味苦酸。"【归经】入肺、脾经。
1、《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2经。"
3、《药品化义》:"入肺、大肠2经。"【功用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1、《本经》:"主伤中,5劳6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2、《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3、《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4、孟诜:"入散用,下1切风气水气。"
5、《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8、《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7、《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2便,治尿数。"
8、《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宜忌】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1、《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2、《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3、《得配本草》:"肺虚,小便利者禁用。"【选方】
1、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1两,甘草(炙)1钱。锉散,入粳米1撮,水2小盏,煎7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2、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1斤。米泔🥂浸3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4两,焙干,1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
1、2钱。(《经验方》)
3、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2钱,麻黄、桂枝各1钱5分,杏🎃仁十4粒(去皮),细辛、干婪各1钱5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4、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桑白皮4钱,冬瓜仁5钱,葶苈子3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5、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𒁃💦,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6、治糖尿病:桑白皮4钱,枸杞子5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7、治传染性肝炎:鲜桑白皮2两,白糖适量。水煎,分2次服。(《福建中医药》(3):26,1961)
8、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9、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阴头,🐬皆赤色者:水2升,桑皮(切)2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1
0、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千金方》)⑾治蜈蚣毒: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湖南药物志》)⑿治坠马拗损:桑根白皮5斤。为末,水1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名家论述】
1、李杲:"桑白皮,甘以固元气之不ᩚᩚᩚᩚᩚᩚᩚᩚᩚ𒀱ᩚᩚᩚ足而补虚,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又桑白皮泻肺,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
2、《纲目》:"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3、《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

3、刚出土的地骨皮能用吗?1天用多少
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ಌ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 实用选方
1、治骨地骨皮蒸肌热,解1切虚烦躁,生津液:地骨皮(洗,去心)、防风(去钗股)各50克,甘草(炙𝕴)0.5克。细末,每服10克,水1盏,生姜3片,竹叶7片,煎服。(《本事方》地仙散)
2、治热劳:地骨皮100克,柴𝕴胡(去苗)50克。上2ဣ味捣罗为散,每服10克,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3、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枸杞根白皮(切)5升,麦门冬2升,小麦2升。上3味,以水2斗,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1升,日再。(《千金方》枸杞汤)
4、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50克,甘草(炙)5克。上𒈔锉散,入粳米1撮,水2小盏,煎7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5、治吐、下血:枸杞根皮、子,为散,煎服。(《普济方》)
6、治血淋:地骨皮,酒煎服。若新地骨皮加水捣汁,每盏入酒少许,空心温服更妙。(《经验广集》地骨酒)
7、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锉)、土瓜💎根(锉)、栝楼根(锉)、芦根(锉)各75克,麦门冬(去心,焙)100克,枣7枚(去核)。上6味锉如♉麻豆;每服20克,水1盏,煎取8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饮)
8、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5升𝓀(锉皮),石膏1升,小麦3升。上3味切,以水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医心方》枸杞汤)
9、治时行目暴肿痒痛:地骨🦂皮(切)3斤。以水3斛,煮取3升,ꦫ绞去滓,更内盐2两,煎取1升,洗目。(《圣济总录》地骨皮汤) 1
0、治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用水煎饮亦可。(《肘后方》) ⑾治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心胃壅热,水谷不下:柴胡、地骨皮各15克。水煎服之。(《兰室秘藏》地骨皮汤) ⑿治耳聋,有脓水不止:地骨皮25克,5倍子0.5克。上2味捣为细末,每用少许,掺入耳中。(《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⒀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发累累如赤小豆,剥之汁出者:枸杞根、葵根叶。煮汁,煎如糖服之。(《千金方》) ⒁治肠风痔漏,下血不止:地骨皮、凤眼根皮各等分(同炒,微黄色)。捣为细末,每服15克,空心温酒调服。忌油腻。(《经验方》地骨皮散) ⒂治痔疾:枸杞根、地龙(捣)。枸杞根旋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2重薄白皮,暴干捣罗为末,每秤1两,别入地龙末5克,和匀,先以热虀汁洗煠患处,用药干掺,日可3次用。(《圣济总录》枸杞散) ⒃治气瘘疳疮,多年不愈:地骨皮不以多少,杵为细末,每用纸燃蘸纴疮口内,频用自然生肉,更用米饮调10克,无时,日进3服。(《外科精义》应效散) ⒄治妇人阴肿或生疮:枸杞根煎水频洗。(《永类钤方》) ⒅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和枸杞子500克,好酒润透。分作4份:1份用蜀椒1两炒,1份用小茴香1两炒,1份用芝麻1两炒,1份用川楝肉1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50克,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此方名"4神丸"。 ⒆壮筋骨,补精髓。用枸杞根、生地黄、甘菊花各1斤,捣碎,加水1石,煮取汁5斗,以汁炊糯米5斗,拌入细曲,照常法酿酒,待熟澄清,每日饮3碗。此方名"地骨酒"。 ⒇骨蒸烦熟(包括1切虚劳烦热及大病后烦热)。用地骨皮100克、防风50克,甘草(炙)25克,和匀后。每取25克,加生姜5片,水煎服。此方名"地仙散"。 (21)肾虚腰痛。和枸杞根、杜仲、萆解和1斤,好酒3斗浸泡,密封土罐中再放锅内煮1天,常取饮服。 (22)赤眼肿痛。用地骨皮3斤,加水3斗,煮成3🐈升,去渣,放进盐1两,再煮成2程式,频用洗眼和点眼。 (23)小便出血。用新地骨皮洗净,捣取自然汁。无汁则加水煎汁。每服1碗,加1点酒,饭前温服。 (24)风虫牙痛。用枸杞根白皮,煎醋含漱。 (25)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15克,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26)男子下疳。先以浆水洗过。再搽地骨皮末,即可生肌止痛。 (27)妇女阴肿或生疮。用枸杞根煎水多洗。 (28)痈疽恶疮,脓血不止。有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净,刮去粗皮,取出细穰。以地骨皮煎汤洗,令脓血尽,以穰敷贴患处,很快见效。 (29)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用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涂。 (30)目涩有翳。用枸杞叶、车前叶各100克,捣出汁,以桑叶裹悬阴地1夜。取汁点眼,不🐈过
3、5次,即见效。 (31)5劳7伤,房事衰弱。用枸杞叶250克,切细,加粳米2合,豉汁适量,1起煮成粥。每🐷日食用,有效。

4、地骨皮 和 甘草,价格贵不贵啊?
不贵 甘草大概十几元1000g 地骨皮也是 11-15元之间吧 各地确实有些差异 但是应该不大。

5、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的功效
牡丹皮的功效:〖药材性状〗: 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0.1~0.4厘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浅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粉性,淡粉红色。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成 分〗:本品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芍药苷、挥发油及植物固醇等。 〖药理作用〗: 丹皮酚及糖苷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丹皮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又水煎液、丹皮酚及除去丹皮酚的水煎液,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还可使动物子宫内膜充血,有通经作用,并有抗小鼠早孕作用。丹皮酚尚有抗溃疡及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ꦬ心、肝、肾经。 〖功效应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药材用法〗:煎服,6~12g。散热凉血生用,活血散瘀酒炒用,止血炒炭用。 〖使用禁忌〗:血虚有寒,月份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地骨皮的功效:〖药材性状〗: 呈筒状或槽状及不规则的片状,长短不1。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具纵横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脱。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主要成分〗:本品含甜菜碱、β-谷固醇及亚油酸。此外还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等。 〖药理作用〗: 地骨皮水、醇提取物,对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本品煎剂有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并有降血清胆固醇及兴奋子宫作用;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应用〗:凉血退蒸,清肺降火。主治阴虚发热,盗汗骨蒸,内热消渴,肺热咳喘,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药材用法〗:𓂃煎服,6~15g。 〖使用禁忌〗: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附注:《本经》上品所载枸杞,`1名杞根,1名地骨,'可见非云枸杞子,系指地骨皮。桑白皮的功效:【药材】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1,厚1~5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霉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化学成分】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家兔以桑白皮煎剂2克/公斤灌胃,6小时内排尿量及其氯化物🎀均有较显著增加,7~24小时恢复正常。
2、降压作用日人早年即报告桑树煎剂给动物口服有轻微而缓慢的降压作用,又称必须用根或枝的皮方有降压效果,根及新梢叶则无作用。用..、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对兔皮下注射1克(生药)/公斤时,可使血压下降15~25毫米汞柱。从桑白皮中提得1种物质,给兔静脉注射10毫克/公斤,血压立即显著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颈椎,此作用仍存在。它能抑制离体蛙心、兴奋兔离体肠管,此等作用皆可被阿托品阻断,故推测可能是乙酰胆碱样物质。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下肢血管则为收缩。能兴奋离体兔子宫,轻度促进兔耳下腺的分泌,注射(动脉或静脉)给药对猫瞬膜收缩并无影响,但如直ꦕ接涂于颈交感神经节上,则可抑制电刺激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对水蛭背肌单用无作用,如先加依色林后再用,则可使水蛭背🍸肌的紧张度有显著上升。此物质对小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2.7毫克/公斤。据日人报道,中国产桑白皮的提取物较日本产者降压作用强,毒性亦大,所含乙酰胆碱样物质的成分较多。
3、其他作用桑白皮提取物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在狗身上,初步证明用桑白皮线缝合之伤口可无需拆线。【炮制】桑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蜜桑皮:取桑皮丝,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斤,用炼熟蜂蜜30斤)《雷公炮炙论》:"凡使(桑白皮)采十年已上嫩根,铜刀剥上青黄薄皮1重,只取第2重白嫩青涎者,用铜刀锉了,焙令干,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药力♐。此药恶铁并铅。"【性味】甘,寒。
1、《本经》:"甘,寒。"
2、《别录》:"无毒。"
3、《药性论》:"平。"
4、《医学启源》:"气寒,味苦酸。"【归经】入肺、脾经。
1、《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2经。"
3、《药品化义》:🔴"入肺、大肠2经。"【功用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1、《本经》:"主伤中,5劳6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2、《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3、《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4、孟诜:"入散用,下1切风气水气。"
5、《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8、《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7、《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2便,治尿数。"
8、《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宜忌】肺虚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1、《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2、《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3、《得配本草》:"肺虚,小便利者禁用。"【选方】
1、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1两,甘草(炙)1钱。锉散,入粳米1撮,水2小盏,煎7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2、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1斤。米泔浸3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4两,焙干,1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
1、2钱。(《经验方》)
3、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2钱,麻黄、桂枝各1钱5分,杏仁十4粒(去皮),细辛、干婪各1钱5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4、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桑白皮4钱,冬瓜仁5钱,葶苈子3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5、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꧙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6、治糖尿病:桑白皮4钱,枸杞子5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7、治传染性肝炎:鲜桑白皮2两,白糖适量。水煎,分2次服。(《福建中医药》(3):26,1961)
8、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9🌸、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阴头,皆赤色者:水2升ꦺ,桑皮(切)2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1
0、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千金方》)⑾治蜈蚣毒: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湖南药物志》)⑿治坠马拗损:桑根白🍨皮5斤。为末,水1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名家🐲论述】
1、李杲:"桑🌺白皮,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又桑白皮泻肺,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
2、《纲目》:"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3、《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ꦐ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

6、地骨皮和甘草的价格?
地骨皮 11/kg 甘草 13/kg。